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25年5月12日,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简称TNB)发布官方声明,披露该国与非法加密货币挖矿相关的电力盗窃案件在过去几年中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4年,此类案件数量从610起激增至2,397起,增幅高达300%。这一趋势引发了马来西亚政府与能源企业的高度警觉,也暴露了加密行业在监管缺失下对基础设施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据TNB介绍,许多非法挖矿者通过篡改电表和擅自接入电网的方式,窃取政府补贴电力,致使国家电网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企业经济损失累计达数亿美元。在多个地区,这些非法挖矿活动的高能耗操作已直接造成电力系统过载,影响到正常居民与商业用电。
近期,马来西亚政府联合多个执法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发起集中整治行动,已查获多起大型非法矿场。例如,在班达尔阿拉姆市,一处非法挖矿窝点被捣毁,现场缴获45台正在运行的比特币矿机。类似的突击执法也在其他城市同步进行,旨在遏制这一日益严重的地下产业链扩张。
为从根本上遏制非法电力使用行为,TNB已开始在全国部署智能电表网络。该系统可实现对电力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比对,从而快速识别异常电量波动,有效辅助执法部门精准打击非法挖矿行为。TNB还表示,根据《电力供应法》,涉案个人或组织最高可被判处10年监禁,或处以高达21.2万美元的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非法挖矿行为不仅危害能源系统,也带来了连锁经济问题。报告提及,部分房东由于不知情租户擅自在出租房屋中设立矿机,最终收到高达27.84万美元的巨额电费账单,造成民事纠纷频发。
这种现象并非马来西亚独有,全球范围内类似问题也在上升。科威特就是另一个典型例子。该国继上月查封逾1,000个非法挖矿站点后,本周又对116人展开调查。大规模的挖矿活动不仅拖垮电力系统,还在部分区域引发停电事故,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当前,随着加密货币市场持续回暖,非法挖矿活动有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能源监管部门呼吁公众提高警惕,加强物业管理,并积极配合电力公司查处可疑电力使用行为。同时也建议各国加强立法与国际协作,以构建更加透明与可控的加密挖矿管理框架。
马来西亚政府与TNB此次的联合行动不仅是对能源安全的坚决捍卫,也释放出对违法加密活动“零容忍”的信号。在全球数字资产加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守住基础设施安全底线,已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