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25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One River Asset Management 首席策略师 Eric Peters 日前对美国“例外主义”所依赖的制度与结构性优势提出警示,认为美国长期以来在全球享有的霸权地位正遭遇四重挑战,且在未来几年内或将加速瓦解。
所谓美国例外主义,是指美国在全球政治与经济秩序中处于独特的中心地位,其货币、军力、制度输出和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全方位的影响力。这种地位不仅为美国带来了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入,还支撑了其美元主导地位以及国际事务中的主导话语权。但Peters指出,这一“例外”正在被多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削弱,可能导致美国在全球体系中的优势出现根本性动摇。
首先,他指出,美国正在走向对资本流动的严密监管甚至“重税化”,这反映在对大型跨国企业、离岸资产配置和高净值资本转移行为上的愈发严格政策。在全球资本日益灵活配置的时代,这种趋向有可能削弱美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性,令资本回流速度放缓,动摇其作为全球资金避风港的地位。
其次,Peters指出,美国政府近期的一系列反垄断行动正在削弱硅谷和医疗体系的全球垄断地位。虽然这类政策出于遏制企业滥权与推动公平竞争的初衷,但客观上也可能影响到美国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绝对优势。科技、医疗一直是美国吸引全球资本和人才的两大支柱,其垄断地位一旦削弱,势必影响到美国高增长领域的盈利能力和国际领先地位。
第三,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平衡性面临挑战,司法体系对行政权力的制衡功能逐步弱化。近年来在最高法院提名、政治干预案件等问题上的争议频发,使得国内外投资者对美国法治环境的信心出现波动。而司法公正历来被认为是美国制度吸引力的核心之一,其失衡将对制度输出和国际规则制定权构成长期冲击。
最后,Peters强调,美国的生产率增速持续下滑已成结构性问题。过去十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几乎陷入停滞,尽管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但未能有效转化为全社会的效率提升。这种现象在AI、大数据等热门产业泡沫化趋势的衬托下更显突出。生产率的持续低迷,不仅限制了经济内生增长潜力,也使得货币宽松政策更容易陷入“刺激无果”的困境。
更值得注意的是,Peters对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制造业回流”战略表示悲观。他指出,这一战略表面上是为了恢复美国制造业优势和就业,但实际上面临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这些集团依赖于海外廉价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在全球化结构中早已深度绑定。一旦真正实施制造业回流,势必撼动其长期利益结构,因而不太可能获得政策层面的持续推动力。
综上所述,Peters的观点为当前关于“美国能否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讨论提供了深刻洞察。在地缘竞争加剧、全球资本再平衡、新兴市场崛起的大背景下,美国例外主义的基础不再牢不可破,而是正面临制度、技术、政策与结构多方面的侵蚀。未来的美国或将不得不在“维护全球霸权”与“重建国内制度信任”之间做出更加艰难的权衡。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