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25年,随着加密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投资者行为的持续演变,链上数据平台Santiment近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行业动态:两大主流加密货币以太坊(ETH)与比特币(BTC)在交易平台的供应量正创下多年甚至历史性的新低。
根据Santiment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以太坊的交易所供应量首次降至其总供应量的4.9%,这也是其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比特币在交易平台的持有量也降至7.1%,为自2018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ETH和BTC正从中心化交易所中流出,进入长期储存钱包或去中心化平台中进行使用与质押。
这项数据变化不仅是市场动态的一个表征,更是行业生态结构变化的真实反映。在过去的5年中,交易所中的比特币减少了约170万枚,以太坊减少了高达1530万枚。这一趋势表明,大量加密资产的持有者正在选择将币从交易所提走,转入更为安全或具收益性的存储方式,如硬件钱包、质押合约或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
对于以太坊而言,自从完成“合并”并全面转向权益证明(PoS)机制之后,质押ETH成为获得稳定收益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用户将ETH锁定在网络中进行质押,而非继续存放于交易所。这种行为直接减少了交易所上的流通供应量,也反映出市场对以太坊网络长期价值的看好。
比特币方面,由于其被广泛视为“数字黄金”,具有抗通胀和避险属性,其长期投资价值不断被认可。机构投资者与长期个人持有者更多地选择自我托管,而非将资产暴露于交易所潜在的安全风险之下。此外,近年来全球多个地区交易所遭遇黑客攻击或监管打压事件,也进一步促使用户将资产移离平台,强化个人控制权。
这种趋势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市场流动性的变化。由于交易所可用的币数量减少,未来在供需关系变动时,价格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这既意味着更大的机会,也伴随着更高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种币流出交易所的行为也可能是加密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它显示出更多用户已经不再依赖短线交易套利,而是倾向于长期持有、参与网络共识或使用加密资产进行实际应用。特别是在DeFi、NFT、链上治理等生态活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资产的功能正在从“交易商品”向“链上资产”转变。
总的来说,Santiment的最新数据反映出当前加密行业的一个关键转型趋势:资产持有者对去中心化、长期价值的信心正在持续增强。以太坊和比特币在交易平台的供应量双双下探至历史性低位,不仅改变了市场的供需结构,也预示着一个更加稳健、注重价值存储与实际应用的加密时代正在形成。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