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25年5月21日,香港立法会在审议《稳定币条例草案》期间,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发表了有关稳定币监管发展的重要观点。他表示,此次《条例草案》旨在推动以法币资产为基础的稳定币合法化与制度化管理,目前的讨论焦点多集中于港元和美元作为底层资产。然而,吴杰庄建议,应将“离岸人民币”等其他法币资产也纳入可探讨的底层资产范畴,并强调这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Techub News报道,《稳定币条例草案》是香港金融监管体系中针对加密资产监管的重要举措之一。该草案力图建立一个清晰的合规框架,确保与法币挂钩的加密资产在发行、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有效监管,从而增强市场透明度,保障用户权益。
吴杰庄在发言中指出,尽管目前稳定币主要锚定美元等主流货币,但在香港这样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有必要从更宏观和战略的角度出发,考虑更多货币选项。他提出,离岸人民币本身具备较高的流动性和跨境使用潜力,如果能够在监管结构中被认可为稳定币的底层资产之一,将有利于配合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他还进一步说明,引入离岸人民币作为底层资产并不意味着削弱对稳定币的监管强度,反而可以在明确规则与审慎监管基础上,推动更多创新实践。例如,香港可率先开展“港元+离岸人民币”双锚定结构的稳定币试点项目,探索跨境支付、贸易结算和金融创新的新可能。
这一提议不仅在立法会上引发关注,也引起了市场相关机构的积极响应。有区块链技术专家认为,在全球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竞赛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与全球竞争力的稳定币模式,是下一阶段值得深度研究的方向。吴杰庄所提出的“人民币参与”的建议,为政策层提供了一个实际且具有前瞻性的思路。
香港近年来持续发力数字金融发展,稳步推进包括虚拟资产、加密货币与Web3生态的监管建设。稳定币的立法进程不仅关系到金融科技的制度基础,也将直接影响到香港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竞争地位。
总的来看,吴杰庄提出将离岸人民币纳入稳定币底层资产范围的建议,不仅是对香港金融创新路径的拓展,也与国家宏观战略保持高度一致。未来相关立法进展和监管细节,值得业界持续关注。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