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港媒《信报》报道,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日前就香港稳定币战略发表了深度分析。他指出,香港在稳定币发展路径上将采取分阶段推进策略,首先推广与港元和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优先建立技术基础与市场信任,在运行机制成熟之后再逐步推广离岸人民币(CNH)稳定币。这一观点为香港数字金融发展提供了务实而理性的路径建议。
邢自强指出,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区块链金融的重要桥梁,其发展不仅涉及技术问题,更关乎货币政策、资本流动监管及国际金融格局重塑等敏感议题。在此背景下,港元和美元作为本地金融体系最核心的两种结算货币,先行发行与其挂钩的稳定币,不仅能够降低监管风险,也有助于为市场建立起可信的应用场景和稳定的运营规则。这一做法与香港稳健的金融监管传统一脉相承,意在以稳求进。
在谈及离岸人民币稳定币(CNH Stablecoin)时,邢自强表示,香港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已突破一万亿元,为CNH稳定币的推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和实践基础。他认为,CNH稳定币未来将在跨境支付和结算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区域金融合作和中资企业“走出去”等战略中,将能够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效率与国际可接受度。
不过,邢自强也提出了重要提醒:人民币国际化是一场“持久战”,并不能仅靠稳定币或数字货币基础设施的推动就一蹴而就。稳定币的本质是现有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延伸,而非建立一个“超主权”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于中国而言,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还需在经常账户自由化、资本项目开放、金融市场深度建设、法律制度配套等方面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稳定币仅能作为数字金融生态的一环,不能被神化为解决所有国际支付问题的“终极工具”。
此外,从全球经验来看,稳定币的推广需要良好的监管架构、清晰的透明度要求及强大的储备机制支撑。香港具备较成熟的法律体系、开放的金融市场和国际化的监管视野,因此在稳定币领域具备试验和引领的独特优势。若能成功构建基于港元、美元和CNH的多币种稳定币体系,将有望推动香港在亚洲乃至全球数字资产枢纽的定位进一步强化。
总的来看,邢自强的分析为香港在稳定币和人民币国际化之间找到了一种现实路径:通过港元与美元稳定币积累经验和信任基础,再推动CNH稳定币逐步落地、服务于跨境结算和产业金融场景。这样的策略体现了在宏观金融战略与技术革新之间的平衡,也预示着未来香港将成为数字金融与主权货币融合创新的重要实验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