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800多条公链正在Web3世界中运行,而真正的应用却屈指可数。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公链在高性能高拓展上的追求已不再是当下关注重点,L1需要真正的建设者和用户,这离不开大规模采用的发生。而如今多链格局下,流动性正被碎片化,用户进入门槛高,应用部署开发难,资金运行效率低。用户体验仍停留在可用阶段,大规模采用难以发生,这亟需一场链抽象带来的用户体验革命——我们看到,Layer1公链XION正通过协议级别的链抽象真正简化Web3。
从人类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科技的大规模采用都离不开用户体验的革命。用户体验的发展进程决定着其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而如今的Web3虽披着高新技术的外壳,但实际开垦程度仍如原始农业社会阶段。大规模采用的道路依旧漫长,飞速技术发展下亟需补齐用户体验的短板。
Web2的大规模采用离不开底层基础设施的进步,但最重要的仍是用户体验从「可用」到「易用」再至「好用」的变迁。在不同发展阶段,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对于数据指标关注重点的转移。从早期3G、4G基建时代关注更快的信息传递速率和更广的信息覆盖区域,到如今对于日活跃用户和留存率的极度重视。Web2大规模采用下,行业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底层设施转向应用层面,而这是大规模采用的必经之路。
当前Web3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但大多数公链的关注重点仍在TPS性能、TVL增长等底层指标上,对于用户活跃、货币流速等真正高价值的指标缺少注意。这导致底层技术在飞速进步,但真正能使用的用户却寥寥无几。大规模采用发生时,首先需要更多项目在建设重点的转移——即从TVL增长转移到对用户活跃和货币流速的建设上来,这决定了大规模采用何时发生。而如何提高用户活跃和货币流速,这需要一场用户体验革命。
长期以来,非加密原生用户进入Web3就存在很高的门槛:12/24个英文单词构成的助记词、打错地址就被燃烧的Token、各链间不同的Gas、无法互通转移的资产,到处都是令人困惑的术语,这些都成为了拦在Web2用户与Web3应用间的鸿沟。
而针对加密原生用户,多链生态带来的资产、流动性和账号碎片化问题也造成了用户活跃和货币流速较低:
资产碎片化——各链间Gas不同,跨链桥成本高,链间资产难以互通。
流动性碎片化——不同链间用户使用习惯差异、跨链Token部署差异等使得各链生态呈现孤岛状态。
账户碎片化——相同或不同用户在各链各钱包账户难以集成。
链抽象则提出了针对以上问题的解法。
——「链抽象」通常用于指允许任何人使用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基础设施,而无需了解与其底层链交互相关的手动步骤(例如桥接资产、管理多个gas代币、余额等)。它简化了用户与各链交互所并不必需的手动流程,使开发者和用户更专注于应用本身。
在此基础上,XION对链抽象的定义则更多地侧重于整体的用户体验,而不仅是多链。XION同时解决了分发和碎片化的问题。如果没有任何实际应用在这些链上进行,谁还会在意链与链之间的连接?XION首先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真实应用的基础,然后再解决多链碎片化问题,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解决方案。
从XION提出的解决方案来看,不仅要求项目对于区块链底层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还要求团队具有在产品运营、资源触达、生态合作等方方面面强劲的综合实力,而XION很好的符合了以上几点。
自链抽象概念提出以来,基于对「链抽象」理解的不同,诸多项目方从不同角度切入。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大多数可以用三层框架来划分——应用级链抽象、账户级链抽象和区块链级链抽象。而XION是唯一覆盖所有层次的解决方案。XION不仅支持在其上构建的抽象应用,还实现了通用账户抽象和协议级别的抽象。
应用级链抽象旨在提供以开发人员为中心的工具和抽象组件。
账户级链抽象旨在为用户提供通用机制,以无缝地跨多条链进行交互,从而解决用户层面的碎片化问题。
区块链级链抽象旨在解决各链间缺乏基础设施对等问题,以提供互操作性,从而创造链抽象的体验,同时最小化风险、延迟和成本。
区别于跨链桥、中间件、意图协议,链抽象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具体,其愿景也更宏大。而XION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正是账户抽象、区块链抽象的代表。
XION通过其强大的抽象账户消除了钱包的复杂性,并通过模块化设计与XION的参数化费用层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可组合、用户优先、且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层。XION的通用抽象层在协议层面将用户体验确立为核心目标。通过协议级的抽象账户、签名、费用和互操作性集成,XION实现了安全、精简且无缝的用户体验。它不仅简化了开发者的体验,还营造了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环境。相比于那些仅专注于一个方面、且通常与多链相关的链抽象解决方案,XION的方式更全面和系统化。它显著降低了主流用户在其生态系统中上手应用的门槛,同时也解决了碎片化问题。
此外,在综合水平考量下,XION各方面也表现也极其优异。
团队实力。XION的团队成员是连续创业者,其创始人BurntBanksy早期参与了NFT标准的制定,并在烧毁一幅Banksy画作并将其铸造成NFT后,获得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融资背景。XION目前已完成3600万美元的融资,参投方包括:Multicoin、Circle、AnimocaBrands、Hashkey、Spartan、Valor、MorningstarVentures、Mechanism、Figment、CoinlistSeed、Injective、AllianceDAO等。
生态扩展。XION也在大力扩展其生态系统,目前已包含超过200个应用程序、基础设施提供商和合作伙伴。同时,XION正将其链抽象解决方案扩展到包括Solana、BNB、AVAX、Injective、Saga、Neutron、MultiversX、Sei等在内的所有主流生态系统。
产品增长。XION同时关注产品的推广与运营,XION目前已创建了超3,600,000个元账户,并有200多个顶级部署、集成和合作伙伴在XION上构建。在社交平台上XION已拥有超130万名成员(Twitter:70万+和Discord:65万+)。
XION具备实现其链抽象愿景的能力,使用户能够以“链抽象”的方式使用Web3产品,从而真正简化Web3。就像互联网一样,用户无需了解区块链技术即可从Web3应用中受益。
XION所构建的链抽象虽然听起来抽象,但解决的问题却十分具体而明确。XION的产品设计是从场景出发的,以当下的需求为导向,解决的是真实问题,这种场景驱动的产品设计,具有匹配的业务场景和使用需求。
XION链抽象对用户需求的满足
用户在Web3的首要需求是什么?——「交易」。
这一答案是无可质疑的,而这一流程却极为繁琐。当用户想要在Base链进行Token交易时,首先需要去中心化交易所购买ETH作为Gas,其次需要提取对应Token和ETH至Base地址,然后去寻找Dex进行Token交易。这一简单的交易过程都极为繁琐,需要用户了解该链的Gas是什么,记录不同链的钱包助记词,确保转账地址正确等等。更不要提跨链操作下,多链Gas和多个不兼容钱包,以及众多Dex带来的困扰。
而这些使用XION都可以一键解决。通过使用其无需钱包的L1协议XION在账户抽象、签名抽象、价格抽象等多个方面可以实现集成,从而为用户提供无缝的互动体验。用户可以通过Web2常用的登录方式(如:电子邮件)登录XION上的应用,在手机端即可与应用进行交互,甚至不需要链的原生代币即可开始体验,并且通过稳定币感受到熟悉的定价方式。XION将从底层协议出发,在后台帮助用户进行资金被转移、转换和交易。前端体验真正实现了隐形,做到了钱包的无感,用户可以调用任何链的任何资产而无需Gas,这一改变类似于在国外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而不需要手动进行外汇兑换,并可以享受最优利率。
在交易安全性方面,XION同时为用户提供设置限时访问的临时密钥,确保交易的更高安全性。允许用户定义自己的交易限制和条件。用户还可以为大额交易设置多种验证方法,同时具有在无法使用某些验证方法时恢复账户信息。
XION链抽象对产品需求的支持
Web3产品当下的需求是什么?——「流动」。
各链间目前用户和产品呈现固化状态,用户更喜欢在固定的链使用固定的应用,通常是规模最大的协议。这导致产品竞争只体现在TVL这一虚假繁荣上。只有当用户迁移成本下降,资金再次流动,生态互联互通下,Web3产品才可能迎来真正的爆发。
这通过XION的链抽象可以较好的实现,XION通过对多个应用程序的集合,帮助开发者降低用户的迁移成本,打通各链的资金壁垒。产品可以被多个区块链的用户所使用。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可以真正意义上在各链无缝运行,实现高效治理,让开发者更专注于产品本身,而不会因为选择部署于哪条链上而困扰。
XION链抽象对Web3大规模采用的影响
Web3的需求是什么?——「大规模采用」。
Web3需要寻找增量市场。无论是模块化对开发组合效率的提高还是TON生态贴近用户端的探索,都是为了给Web3在开发端和用户端共同注入生产效能。而XION通过其通用抽象层(GeneralizedAb.stractionlayer)消除了用户与账户互动、交易费用和互操作性的复杂性,大幅降低了用户参与的门槛。而提供的跨链互动更是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灵活、以用户为中心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范例。伴随着XION多个用例:数字银行、创作者平台、跨链游戏等多个生态的接入,相信会为Web3大规模采用迎来新的篇章。
人类对于工具使用和支配的一次次革命正是用户体验的革命。在生产力低下技术落后的时代,人的主观需求需要服从客观外物。伴随着科技变革,工业时代下产品设计思维已从实用主义的「形式追随功能」转至「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思维,用户体验的转变反应了工业时代发展阶段的变迁,人类从机器生产中得到了解放。而Web3仍处于从「可用」到「易用」的转变阶段,这需要的是一场从底层协议出发的用户体验革命,而XION正是这场革命的领跑者。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