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今年最火的公链之一TON,最近好像有点哑火。
背靠Telegram十亿级用户,让大家眼馋的流量,吸引着无数人在上面build项目,撸毛等等。
但在几个生态项目上线以后,大家开始了对Telegram流量的质疑。
用户质量差,bot/撸毛党太多,是我们听到最多的抱怨。
最终结果导致项目之间换量效果不好,或者作为想要增长的新项目,其投放效果也不好。
那是否是Telegram的流量不真实?有什么更好的增长方法?Telegram/TON是否值得投入?
本文将从Telegram近期发展的角度试图分析未来在Telegram/TON上做增长的有效路径。
首先无可否认的是,Telegram流量确认大。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Telegram的全球用户数量已超过7亿,目前拥有9.5亿次的月活用户,是仅次于Google和Facebook的第三大流量入口。
但从商业化角度,Telegram却才刚刚起步。
首先,Telegram推出了付费订阅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高级功能和自定义选项。
此外,他们还通过频道和群组的广告投放来实现盈利,这些广告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进行定向投放,这是Telegram目前的主要商业模式。
然而,这种商业化进程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
由于其用户群体的多样性和匿名性,精准的用户画像难以建立,这使得广告的精准投放变得复杂。
Telegram一直以注重隐私和无广告体验为卖点,如何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情况下进行商业化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以上的问题基础上,不管是流量主(拥有TG流量的群体,如一个大群的群主或者一个用户很多的应用),还是广告主(想在TG投放广告的群体,如项目方)都可能在面对如此庞大流量的阵地面前,束手无策。
那么问题就变成,这里有流量,但是如何利用好流量就是一个待突破的问题。
而钱包,Miniapp也许将逐渐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个概念:TelegramWallet和TelegramMiniApps。
TelegramWallet:TelegramWallet是Telegram开发的一项功能,之前曾被放弃过,但是之后由TON社区开发完成,并于2023年9月,Telegram宣布集成TelegramWallet,支持TON等加密货币交易。
TelegramMiniApps:TelegramMiniApps在2023年4月正式推出。这些应用允许开发者在Telegram内创建和运行基于网页技术的应用程序。
虽然TelegramMiniApps推出时间较早,但在TelegramWallet推出后,MiniApps的使用和发展才得以进一步爆发。虽然目前并没有官方数据佐证,但是由于Wallet提供了更便捷的支付和交易功能,这将吸引更多用户使用MiniApps进行购物、支付等活动。
比如,就像前不久的TOKEN2049,TON与TADA推出的miniapp,让用户开始可以直接通过Telegram进行打车,目前该应用显示其月活用户超280万。
MiniApps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也正是在MiniApps的进一步普及,用户可以选择更多类型的应用,如加密游戏、打车应用等。这使得Telegram的用户画像更加多元化和清晰。
通过这些丰富的应用生态,Telegram将能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并让用户标签化。
当用户可被标签化之后,Telegram的营销潜力就此打开。
属于Telegram的GoogleAds/广点通
前面我们提到,Telegram当前主要是付费订阅服务和群组广告类服务。而当用户标签更具象化之后,就来到了我们熟悉的Web2流量投放逻辑,类似比如Googleads和腾讯的广点通。
GoogleAds和腾讯广点通都是基于用户数据和行为进行精准广告投放的广告平台。
GoogleAds通过分析用户的搜索习惯、浏览历史和地理位置等信息,为广告主提供定向广告服务。
腾讯广点通利用腾讯社交网络的庞大用户基础,结合用户的社交行为、兴趣爱好和使用习惯,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
广告主可以根据特定的关键词和受众群体设置广告,进而提高广告的转化率和投资回报,以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
随着Telegram用户标签的丰富化,Telegram也将产生更多类似的商业发展机会。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Telegram可以为广告主提供更高效的广告投放解决方案,吸引更多的品牌和企业进行合作。
然而,目前Telegram并没有官方推出类似GoogleAds或广点通的广告投放平台。
同时,Telegram还有个天然的特殊性:由于TelegramWallet原生支持加密货币支付,所以很多miniapp其实都能让用户与加密货币直接接触,接触Web3应用。
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寻找一个传统第三方平台来支持Telegram的广告生态建设,而且还是要能结合Web3的平台,才能帮助广告主在Telegram上进行有效的广告投放。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定义,广告和增长其实都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词,涵盖的类型有很多,比如创意、运营等等,说大了都与之有关。本文所谈及的方向主要是关于Telegram的广告投放。
在传统的广告投放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
DSP(需求方平台):广告主用来购买广告库存/版位的系统。广告主可以实时竞价,选择最符合其目标受众的广告位。
SSP(供应方平台):为发布者提供广告库存管理的工具。与多个DSP连接,实现广告位的实时竞价。
数据归因:追踪用户行为以评估广告效果的过程。通过分析数据,广告主可以了解不同广告渠道的效果,从而优化投放策略。
广告网络:广告网络是连接广告主和发布者的中介,它汇集了多个发布者的广告库存,提供给广告主进行集中购买。广告网络通常会提供一系列的广告格式和投放选项。
在Web2广告投放的复杂生态系统中,虽然各个模块的协同作用提升了广告投放的效率和精准度,但传统投放仍然面临一些重要问题。
黑箱操作:在竞价过程中,广告主和流量主对整个流程的透明度非常低,导致他们无法清楚地了解竞价的具体情况。
假流量问题:尽管数据归因工具能够帮助分析广告投放效果,提供一定的洞察力,但假流量的存在依然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其实在Web3已经有一些类似的传统投放领域的项目,比如下图中的Spindl,Addressable,就是一个根据Web3用户的链上行为习惯而打造的归因平台;Coinzilla,整合众多加密应用广告位的流量主网络。
但基于Telegram的特殊属性,其实需要做到的是打通Web2+Web3双端的用户标签,才能更好的“定义Telegram用户”,于是我们发现了OpenAD,第一个实现Telegram流量Web2+Web3数据/标签打通的去中心化平台。
最开始接触到这个项目是从朋友口中得知,他们通过OpenAD的投放效果比直接通过TG买广告的效果要好一倍以上。
OpenAD到底怎么做的?
总体而言,OpenAD利用创新的方式将各种类型的广告(Banner广告、互动广告等)嵌入到miniapps中,让你的广告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有效的曝光。
在这个过程中,OpenAD就像一个中间商,连通卖广告和买广告的人。
恰听起来跟传统做法没有区别,但实际上,OpenAD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将miniapp用户进行标签化
OpenAD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跟踪,将miniapp用户进行精细化标签化,比如通过用户在miniapp中的行为数据(如浏览历史、点击率和使用时长)收集信息,分析用户的兴趣、偏好和行为模式,最终构建详细的用户画像/标签。
2-结合Web3,让广告更透明、防止欺诈
OpenAD的广告投放本身不会设置激励机制,避免撸毛用户,确保广告投放和触发都基于真实用户活动。同时在广告系统设计上也增加机器人用户、自动化操作及女巫攻击的难度和成本。另外结合Web3,用户在OpenAD广告中的活动都会不定期通过智能合约记录并上链,广告数据可供广告商和发布者透明追溯。
3-与流量主组成高效的流量网络,无用户重叠
OpenAD通过与多个行业内流量主(如多个大流量项目方)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一个高效的流量网络。同时,流量主也可以将自己的流量资源整合到OpenAD网络中,形成换量联盟,把原来只能自己1v1BD换量的关系,变成1vN的关系,实现更好的效果。
这对于广告投放重要的流量主和广告主两端也会带来新的改变。
比如对于广告主,以前购买广告无法辨认用户质量、可选择性低、还可能遇到假流量;对于流量主,想对自己流量进行变现但客户难找,如果产品硬植入广告又担心影响已有的用户体验。
而在有类似OpenAD这样的平台接入后,整个生态的体验将会完全改变。
从官网可以看到,比如作为广告主的BananaTV,基于OpenAD的高质量用户投放,整体用户互动率高达60%,留存率达10%;而作为流量主的NOTON则可以通过卖出自己的流量位为自己获得更高的收益。
目前OpenAD也正在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流量激励活动,详情可参考官方链接:
广告生态的演变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Telegram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交平台,也正在积极探索与Web3技术的结合,这也必将推动其广告生态的繁荣发展。
与其他平台相比,Telegram具有独特的特征,但这并不代表Telegram就会与其他生态割裂。
正如前面的Web3增长相关的项目一样,OpenAD作为一个新兴的广告平台,未来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Telegram的流量,还能够整合来自其他平台的数据。这种跨平台的整合,使得广告主能够在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中进行精准投放。通过OpenAD等类型的项目,Telegram也能够与其他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序形成互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打造一个丰富的广告生态基础设施。
通过与Web3的结合,Telegram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互动体验。用户在使用miniapp时,可以看到与他们兴趣相关的广告,进一步增强了广告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Telegram+MiniApp+Web3的多方位合作,期待Telegram广告生态的未来将更加繁荣。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