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25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指示财政部停止铸造新的1美分硬币(便士),这一决定的背后是对当前便士生产成本过高的强烈反思。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称:“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铸造每枚成本超过2美分的便士,这太浪费了!”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经济成本和财政管理方面的讨论。
便士生产成本高居不下根据美国铸币局发布的数据,2024财年美国共生产了32亿枚便士,总生产成本达到8530万美元,单枚便士的生产成本为0.037美元,相较于前一年有所上涨。除了便士,五美分硬币(镍币)的生产成本同样不容忽视,每枚成本接近0.14美元,远高于其面值。这意味着,不仅便士的生产效率低下,其他面值较小的硬币也存在类似的财政浪费。
特朗普在发布声明时提到,停止铸造这些低面值硬币的举措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尤其是在当前美国政府面临庞大财政赤字的背景下,精简资源和优化支出显得尤为重要。特朗普还表示,美国的铸币政策已经过时,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以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
是否具备单方面决定权存疑然而,尽管特朗普下令停止生产1美分硬币,但是否具有单方面决定权仍然存在争议。美国国会掌握着有关货币规格的最终决定权,具体包括硬币的面值、大小以及金属成分。因此,虽然特朗普有权指示财政部采取某些措施,但彻底取消便士的铸造依然可能需要通过国会立法才能实现。
经济学者Robert K. Triest表示,财政部长可能具有暂停铸造便士的权力,但完全取消便士的铸造需要经过立法程序,由国会作出决定。因此,特朗普的命令是否能够得到落实,仍取决于未来的政治进程和国会的态度。
历史上的类似提案与国外经验事实上,关于停止铸造便士的提案并非首次出现在美国政治议程中。早在2011年和2013年,美国国会就曾多次提出过类似的议案,目的是通过取消便士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硬币流通量,并加速结账速度。然而,由于便士在美国民众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象征,提案并未最终落实。
此外,其他国家已经采取了类似的举措,尤其是加拿大。在2012年,加拿大政府正式停止了便士的铸造,并逐步淘汰了这种低面值硬币。加拿大政府表示,停止生产便士有助于提高货币流通效率,同时减少了政府在硬币生产上的支出。美国可能会参考加拿大的经验,考虑是否将便士逐步淘汰。
历史背景:美国曾废除半美分硬币美国的硬币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在1857年,美国国会曾废除半美分硬币(也叫做“半分硬币”),原因同样是由于其生产成本过高。尽管历史上的硬币废除往往出于经济和生产效率的考虑,但每一次涉及货币政策的变动都引发了激烈的政治和社会争论。
结语尽管特朗普提出的停止铸造便士的计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可能在减少财政浪费、提升硬币流通效率方面发挥作用,但这项政策的实际推进仍面临着复杂的法律和政治挑战。从历史经验来看,类似的货币政策变动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政治斗争和公众舆论的考验。随着美国财政赤字问题的持续深化,未来是否能顺利淘汰低面值硬币,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