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香港特区政府近期明确了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TC)服务的监管安排。根据最新披露,特区政府已决定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担任主要监管机构,统一负责大部分虚拟资产OTC服务的监管工作。此举旨在回应市场发展变化和公众咨询期间所收集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香港在虚拟资产领域的监管框架。
早在去年,香港财库局在向公众就虚拟资产OTC服务的监管机制征求意见时,曾提出由海关关长发牌,并由香港海关负责监管相关服务。当时该建议一度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部分立法会议员对该安排表示担忧,认为可能会引发监管套利的问题。随着市场调研的深入,监管机构也意识到OTC市场的营运模式远比起初设想更加复杂。
香港财政司副司长许正宇在解释最新监管方向时指出,虚拟资产OTC机构往往并不局限于场外交易服务,同时还涉及虚拟资产托管、转账或其他相关金融活动。若简单地将其交由海关监管,容易形成监管盲区或职责交叉。为避免监管碎片化,最终决定由具有资本市场专业监管经验的证监会作为该领域的主要监管者,将监管工作集中管理。
在实际执行中,若虚拟资产OTC服务涉及银行相关业务,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则将作为前线监管者,负责处理涉及银行体系部分的事务。此种多方联动的安排,旨在确保虚拟资产交易活动在不同金融体系环节都能受到有效监控和规范,降低潜在风险。
许正宇进一步表示,无论未来哪些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会被纳入发牌制度,政府将致力于提供充足的预期信息,使相关企业能够提前做好合规准备。他强调,监管部门会确保有足够的资源用于审批、监控及后续执法,以维护市场的稳定性与透明度。
香港政府对虚拟资产服务的重视,反映出其在发展金融科技和加密货币市场的同时,也非常注重金融安全和合规制度建设。通过明确由证监会主导OTC市场监管,香港不仅加强了对虚拟资产行业的把控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其作为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声誉和可信度。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相关细则出台和发牌流程启动,香港的虚拟资产市场将朝着更有序、透明和规范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投资者保护、反洗钱(AML)以及打击恐怖融资(CFT)等方面的监管要求也将更加严格。对虚拟资产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提升信任度与可持续运营能力的契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