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9月26日消息,据CoinDesk报道,花旗银行发布最新报告,将2030年全球稳定币发行量的基线预测上调至1.9万亿美元,牛市情景下甚至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报告指出,如果稳定币的流通速度接近传统法币,其年交易额可能达到100万亿至200万亿美元,显示出稳定币在未来全球金融交易中潜力巨大。
报告同时强调,尽管稳定币在交易便利性和跨境支付中具有优势,但银行代币(如基于存款的代币化资产)可能因更强的合规性、实时结算能力以及监管保障,成为交易量超过稳定币的主要力量。银行代币能够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提供更高的支付效率和风险可控性,特别适用于大规模企业交易和跨境金融活动。这意味着未来数字资产市场中,稳定币和银行代币将共同存在,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发挥各自优势。
花旗报告还指出,美元预计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成为链上最广泛使用的货币。同时,香港、阿联酋等地区因政策支持和金融基础设施完善,被认为是数字货币创新和试验的重要中心。这些地区在金融科技、跨境支付以及监管沙盒等方面的探索,将推动稳定币和银行代币的应用落地,加速全球数字支付体系的发展。
此外,报告强调央行数字货币(CBDC)将在未来金融体系中与稳定币和银行代币形成互补关系,共同重塑全球支付和金融基础设施。CBDC的发行和使用将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同时为数字支付提供国家信用保障,与市场化的稳定币和银行代币形成多层次、协同发展的数字货币生态。
分析人士认为,花旗此次报告反映了传统金融机构对数字资产未来价值的高度关注。随着稳定币和银行代币的发展,全球金融交易的效率、透明度和跨境可操作性有望大幅提升。同时,监管和合规仍是数字资产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银行代币的崛起正是市场对安全合规需求的回应。
总体来看,花旗银行的报告显示,2030年稳定币和银行代币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交易量可能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美元在链上货币中继续主导,香港、阿联酋等创新试验区将引领发展趋势,而稳定币、银行代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共存格局,将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带来深远变革。这一趋势不仅预示数字货币市场的增长潜力,也为投资者、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了未来规划的重要参考。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